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构筑城乡安全屏障
作者:武建强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
当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,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大抓安全、抓大安全,完善城乡安全风险防控治理体系,筑牢城乡安全屏障,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坚不可摧。
树立风险治理的大安全观思维。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,以政治安全为根本,以经济安全为基础,以军事、文化、社会安全为保障,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,统筹发展和安全、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、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、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、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,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,构建国家安全体系,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,加快推进城乡风险治理体系建设,着力提升城乡风险治理能力,把预防风险、保障安全的要求落实到城乡工作各个环节各个领域,努力提高城乡风险治理现代化水平,全面加强风险预警、风险评估、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工作,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,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。
构建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安全格局。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,我国城乡形态、社会结构、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,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。同时要看到,我国基层治理中依然存在不少复杂矛盾和风险挑战,治理任务还相当繁重,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治理,更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。统筹发展与安全,要以大安全观为引领,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,既要关注城乡各自的风险“存量”“增量”,也要关注两者互动关联的风险“存量”“增量”,构建城乡基层社会风险联动监测机制,建设多组织、跨部门、上下联动、左右连接的协同研判体系,建立城乡基层社会风险整体性防控体系,形成服务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安全格局。
探索风险治理现代化新路径。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自然灾害、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多重危机事件的考验,给城乡风险治理带来挑战。对此,一方面要增强城乡风险动态监测识别能力,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提升基层风险治理能力,全面提升这些技术在基层治理全流程、全链条中的应用场景搭建,确保数据的高效流动与充分整合,通过收集、整合和分析海量数据,洞察社会运行中的细微变化,预测潜在风险,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治理策略。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实时共享和交换信息,打破信息孤岛,形成跨部门多元联动监测,便于迅速掌握情况,及时作出决策,有效从容应对。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还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数据,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,预测未来风险趋势,为制定长期治理策略提供有力支持。另一方面要优化城乡综合风险治理体系与框架,推动形成责任共担的机制。要构建大安全格局,摒弃传统的“单灾种导向”和“分门别类、各负其责”的应急处置模式,建立统一指挥、部门协调、反应灵敏、平战结合的综合风险治理体系,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地位并细化跨部门治理的多部门联动责任,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。
构建风险治理的人民防线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以人民安全为宗旨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,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。深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,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,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在风险治理中的主体作用,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风险治理,共同构建实用高效、灵活机动的风险治理人民防线。同时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及时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,提升公众对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、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,实现风险防控与应对处置的有机结合。此外,还要发挥法治保障作用,牢固树立法治观念,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,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,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执法力度,推动形成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。强化德治教化作用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,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德治资源,注重发挥社区、村(居)民公约、家庭家教家风在城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,大力开展各类文明创建和道德楷模选树活动,树立文明新风。
安全是发展的前提,发展是安全的保障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部署,强调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,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,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,完善社会治理体系,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。城乡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场域,城乡基层的稳定决定了社会整体的稳定。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,必须始终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,在深化和创新基层风险治理的理念和方法上下功夫,不断提升基层风险治理的效能和水平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安全基础。新征程上,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,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、满意度。